网站首页 > 正文

土木水利专业工程测绘方向介绍丨2025研招-8

一、培养学院          

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研究领域,其中主要专业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测绘工程专业2016年评为吉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吉林省特色专业,2019年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专业是我校重点学科地质工程的主干专业,也是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考试主专业,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2018年吉林省高水平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学科地质找矿与勘探的主干专业,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23年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宝石材料及工艺学专业是东北地区院校中创办最早的专业,也是东北地区唯一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形成了特色,在我国宝石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研究方向简介    

1.研究方向

工程测绘方向聚焦智能测绘技术,国土资源监测服务,灾害监测与预警,水利环境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服务于城市空间信息管理、自然资源监测、工程变形监测等领域。研究方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动测绘学科的数字化转型。

2.主要研究内容

①智能测绘技术:开展三维激光扫描、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无人机遥感等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

②国土资源监测服务:以自然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及数据分析为核心,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及城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③灾害监测与预警:针对地质灾害、工程形变等场景,研发高精度监测系统与预警模型;

④水利环境智能监测:应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与水文传感器网络,构建流域水环境动态监测体系,重点研发水质反演算法、洪涝灾害模拟平台,为松花江流域生态治理提供高时空分辨率数据支撑‌。

3.特色培养模式

动态优化专业课程模块,增设《人工智能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前沿课程,引入无人机航测、三维实景建模等最新行业技术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升级同步;与南方测绘集团建立测绘产业学院, 依托吉林省测绘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南方智能测绘实践教学基地,开展项目实训,学生直接参真实工程案例;依托吉林省重点项目(如“融合北斗/GNSS与InSAR监测地表形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四足测量机器狗测量精度研究”等),推行导师、项目、团队培养模式,近三年指导学生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4.教学科研平台与实验条件

拥有省级测绘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数字测图、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等实训系统,对接国家级竞赛标准,提升学生数字化技能。

5、代表性成果

近五年来承担“智能四足测量机器狗测量精度研究”、“ 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影像分类模型及其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表环境的识别应用”等省部级项目7项,社会服务22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500万元。

图片              

三、研究生学术成果   

近5年,本方向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件,参加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等学术赛事获奖10余次。其中,2019级研究生张亚球发表的SCI期刊论文如Developing a remote sensing-based ecological index based on improved biophysical features,出版在《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期刊中,探讨了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为遥感大数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软件著作以及发明专利包括,基于水体型生态指数的城市生态质量评价软件V1.0;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沉降监测软件V1.0;耦合InSAR技术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等。竞赛奖项包括论文及软件应用大赛等,如GIS软件开发竞赛、地理信息论文竞赛、遥感学会报告等。

图片                                                                                                                                                          

四、就业深造    

工程测绘方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连续5年超90%,稳居省内同类学科前列,就业质量持续获行业高度评价。毕业生主要入职中交集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国家单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省属地理信息院等技术核心机构,以及南方测绘等地理信息企业,覆盖海洋资源开发、智慧水利、国土空间规划等前沿领域。近年来,10余名学生考入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聚焦卫星海洋测绘、城市地下空间智能感知等国际前沿领域。

图片                                                                                                                                                          

五、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04测量学

2、复试科目

工程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


           

六、招生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66号

联系人:崔老师

联系电话:13944125771

电子邮箱:43386289@qq.com

图片              

七、导师风采      

1.朱伟刚

主要研究三维激光扫描、遥感与InSAR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地表微小位移测量,毫米级地表形变信息获取等方向;构建多源遥感数据模型,评估和监测自然资源的变化,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遥感信息提取和处理中,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提升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邮箱:519660365@qq.com

2.姜放

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无人机遥感、工程测量等方向。长期致力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创新研究,尤其在遥感生态指数优化及小区域生态评价方法领域成果显著;通过模型优化方法研究,提升复杂环境生态监测的精度及适用性;探索城市区、半干旱区及生态保护区的差异化评价模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邮箱:454994622@qq.com

3.马晶

主要研究遥感与GIS、城市热岛效应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方向。结合遥感技术与 GIS 的优势,分析自然资源的变化与管理,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缓解措施,改善城市微气候和生态环境;利用遥感和 GIS 技术监测水资源,推动可持续水管理,为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邮箱:7705123@qq.com

4.崔利

主要研究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向‌。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展监测与模拟研究,以及后方交会点在危险圆域内的程序设计方法;基于Arc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方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提升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效率;深度学习在遥感中的应用。

邮箱:43386289@qq.com

5.肖艳

主要研究雷达及光谱影像分类、遥感技术应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器学习算法等方向。通过改进算法和模型,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生态环境评估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提升复杂环境问题的应对能力;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建模,揭示环境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邮箱:459389436@qq.com

八、报考条件和报名程序                    

详见:

长春工程学院202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长春工程学院土木水利(0859)专业介绍丨2025研招-1                                                                                        公众号:                                                  
欢迎报考长春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上一条:土木水利专业道路工程方向介绍丨2025研招-9
下一条:土木水利专业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介绍丨2025研招-7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信息分享